202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在北京隆重举行。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、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联合主办,以“智融万物 创领未来”为主题,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,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会筹备工作,多位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并调研指导。
一、大会背景与意义
自2015年首届大会举办以来,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国际盛会之一。过去十年间,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乃至部分领域“领跑”的跨越式发展,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力。2026年大会将进一步深化“人工智能+机器人”主线,突出跨学科融合、场景化落地与全球化协作,助力构建开放共赢的全球机器人生态体系。
二、2026年行业聚焦核心
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突破
随着感知计算、运动控制与AI大模型的结合,具身智能(Embodied AI)将成为技术焦点。人形机器人将在灵活性、环境适应性及人机交互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,逐步渗透至养老、医疗、家庭服务等高频场景。
群体智能与协同作业
多机器人协同系统(Swarm Robotics)将在工业物流、灾害救援、农业种植等领域规模化应用,通过分布式决策与自主学习实现复杂任务的高效执行。
AI大模型与机器人“大脑”进化
基于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将加速开发,实现任务泛化与跨场景迁移能力,降低机器人定制化成本。
伦理与治理框架构建
随着机器人自主性增强,国际标准组织(ISO/IEC)将联合各国推动机器人伦理准则、数据安全与行业规范的制定。
三、2026年市场热点预测
医疗机器人爆发式增长
手术机器人、康复辅助机器人与远程诊疗系统需求激增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,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。
农业机器人规模化落地
针对精准施肥、无人采收、智能灌溉的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广泛商用,助力粮食安全与低碳农业转型。
工业机器人“柔性制造”升级
适应多品种、小批量生产的柔性机器人占比将超40%,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,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。
消费级机器人普及加速
家庭陪伴、教育娱乐、智能家居控制等消费级机器人产品价格下探,全球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0%以上。
供应链自主可控加速
高精度减速器、伺服系统、AI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将提升至60%以上,推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。
四、共创全球机器人新生态
中国将继续发挥市场优势与政策引导力,为全球企业提供技术试验场和合作孵化平台。202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呼吁各国共建开放技术标准、共享应用场景、共育人才梯队,携手应对老龄化、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,推动机器人技术惠及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携手北京,见证机器人重塑世界!
2026年8月,共赴科技之约!
了解详情:185 1008 1078
——2026世界机器人大会-----